《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通过准确又圆润的发声方法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 3.能借助二声部合唱、轮唱等方式,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4.初步为歌曲旋律进行歌词创编的拓展。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加以发展。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了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有韵律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难点:掌握歌曲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白桦林好地方》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欢迎来到李老师的音乐课堂!(老师要非常兴奋的表情)同学们,《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歌曲。今天,老师想通过这首熟悉的歌曲让同学们体验一把合唱团的日常排练。 (出示PPT) 二、声势练习 1.发声练习 师:请全体同学起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跟着老师的琴声用“呜”来模唱练习。 (指导学生口腔打开像含了一口水,用高位置的头腔共鸣唱“呜”,强调音准、节奏,反复练唱。) 6 - - -▕ 3 - - -▕ 6 - - -▕ 3 - - -▕ 呜 呜 呜 呜 6 - - -▕ 5 - - -▕ 2 - - -▕ 3 - - -▕ 呜 呜 呜 呜 节奏练习 师:请伸出你们的双手一起来拍打一下这条节奏型。 生:跟着老师拍打节奏。 出示节奏: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蓬 得得 蓬 蓬 ︳蓬 得得 蓬 蓬 ︳蓬 得得 蓬 蓬 ︳蓬 得得 蓬 蓬 ‖ 配乐声势(前八小节伴奏音乐) 女声唱“呜” 男声唱“蓬 得得 蓬 蓬” 师:“蓬得得蓬蓬”表现了人们要去远方旅行远去时的脚步声,所以要越来越轻! 三、班级合唱教学 1.合唱第一段 师:通过刚刚的练习,老师发现同学们表现地非常出色。我想呀,在白桦林这个美丽的地方,海狸和大麋鹿们一定生活的非常开心!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用开心地情绪来合唱第一段。 ①歌曲的前面八小节请女声唱第一段歌词; ②男声跟教师拍打的节奏,在前八小节一起轻声唱“蓬得得蓬蓬”; ③注意声音的和谐,从“蓝色湖水”到最后大家一起齐唱。 生:听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2.合唱第二段 师:听完第一段的演唱,老师发现咱们的班里有好多会听音乐的耳朵哦!接下来的第二段,老师要加点难度考考你们了!请你们认真观察,老师要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谱例中呈现的是合唱演唱形式里的哪一种?(生回答:轮唱) 师:这位同学的音乐素养非常好!谱例中第二个声部比第一个声部晚一小节出来并且两个声部唱的歌词、旋律和节奏都一样,这种演唱形式叫轮唱。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并思考,为什么前面部分第二个声部比第一个声部晚进一小节,却在最后一行是同时唱的呢?到底是哪个部分发生了变化呢?(生回答:从“蓬 得得 蓬 蓬”开始,低声部少唱一个小节) 师:咱们班的同学不仅有双听音乐的耳朵,还有一双会看谱的眼睛!(竖起大拇指表扬)现在请同学们就这第二段歌词来尝试一下两个声部的轮唱吧!(提示各声部按自己的节奏唱,不要被另一声部影响带跑。) 生:分组练习(女生唱第一声部,男生唱第二声部) (老师指导正确的发声方法,反复练唱,提示注意强弱对比。) 3.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都非常认真,第一段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