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湘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七章 认识大洲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273553

第七章 认识大洲 教案(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05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亚洲,地形,学生,特点,地势,高原
预览图 0
( 导入新课 ) ( 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 大洲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步骤 自然环境 单元 七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 1.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水系特点,简要分 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通过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河 流特征。 3.类比学习北美洲的地形、地势、河流的特点。 重亚洲的地形特点及亚洲河流特征。 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教学步骤 ( 通过播放微视频及 音乐背景,把学生 带入到浓郁的高原 风情中,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提高 学生学习亚洲自然 环境的兴趣。 设计意图 )教师: 多媒体播放微视频———青藏高原风光 提出问题: 你知道视频中提到的青藏高原有什么 称号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教师: 下面我们将先从地形、河流两个方面来了 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吗?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亚洲之最并进行 总结。 多媒体展示:亚洲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读亚洲地形图, 说出对 亚洲自然环境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并进行总结(提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 件提供图片,了解 亚洲的世界之最, 既可以加深学生印 象,又能提高学生 学习的兴趣,活跃 课堂气氛。 ( 亚 洲 的 地 形 和 河 流 ) 醒学生注意观察地图上的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 形)。 总结: 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多样、长河众多 第一篇章 多姿亚洲 展示: 活动目的: 1.认识亚洲主要的地形区。 2.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 P7 图 6.8 亚洲的地形,完成 以下问题。 (1)找出世界陆地表面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脉) 和最低点(死海),并计算两者的相对高度。 学生思考: 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和死海的海拔高度, 我们可以得出亚洲地势的什么特点。 (2)观察亚洲地形图, 从图中找到海拔高对最高 的区域位于亚洲的哪一部分?绿色区域位于亚洲 的哪一部分。 学生思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亚洲的地势有什 么特点。 (3)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到 30 °N 线和 80 °E 线, 并用彩色笔描绘,同时观察亚洲大陆沿 30 °N 和 80 °E 线所经过的地形区,总结亚洲的地形地势特 征。 第二篇章 起伏亚洲 展示: 活动目的: 1.了解亚洲地形分布的特点。 2.分析亚洲地势的特点。 学生活动: 读亚洲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蒙古高原 伊朗高 原、 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帕米尔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伯利亚山地、 东北平原、印 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塔里木 通过读图和标注地 形区, 掌握亚洲主 要的地形区, 培养 学生的读图能力、 提取信息的能力和 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比死海与喜 马拉雅山脉及读图 “ 亚洲大陆沿 30 °N 地形剖面图 使学生充分认识亚 洲的地势特征。 盆地、东南丘陵。 学生思考: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 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承转: 亚洲的这种地形地势特征对亚洲的河流又 有什么影响呢? 第三篇章 热血亚洲 展示: 活动目的: 1.了解亚洲河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有哪些。 2.分析亚洲河流的流向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 拓展延伸: 《外流河与内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不流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里的河流 叫内流河。 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 6.8“亚洲的地形”, 完成以 下问题。 (1)用笔描绘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