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下列名句可以表达这种情感的是( )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 ) ①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 ②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民族谱就了璀璨夺目的艺术画卷 ④我国古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种包含“孝”这一精神内涵的是(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从《论语》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中的“民之食,政之稼,民之生,政之辅”,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可以看出( ) ①传统美德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②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公民必须身体力行 ③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传统美德已经融入我们的价值观念,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桐城六尺巷因“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闻名,在桐城,随处可见有关六尺巷的漫画、诗句,当地还从中汲取治理智慧,创新推出的“六尺巷调解法”,被推广至湖北、山东等地基层政法部门。这说明( ) ①安徽人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安徽历史厚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④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责无旁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表内容匹配正确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忧国忧民、开拓创新的爱国情怀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C.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律己宽人、抑恶扬善的处事准则 D.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7.家训在中国传承已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国古人对子孙后代的劝诫。下列家训与中华传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家训 中华传统美德 ①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颜氏家训》) 勤俭节约 ② 立爱惟亲,立救惟长。(《尚书·伊训》) 孝亲敬长 ③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诚伯禽书》) 爱好和平 ④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戒子通录》) 文明有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