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期末专区 / 八年级下册 / 编号:22391493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基础质量监测初三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反应,质量,氧气,下列,正确,答题
预览图 0
(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 (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 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 A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基础质量监测 八年级化学试题 (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 II 卷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Ca 40 Cl 35.5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分) 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3分,9-12小题每题4分) 1.202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大力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2.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如果遭遇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 C.电器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火灾,先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再切断电源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3.某班开展制取CO2的学生实验,以下是几组学生的实验片段,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 D.存放CO2 4.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二氧化碳的转化”。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燃料甲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乙、丙、丁都含有氧元素,故都属于氧化物 5.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可以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氧化汞汞+氧气 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6、在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煤的气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做饭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8.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9.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8 6 7 a 反应后的质量/g 12 6 5 15 A.表中a的值为6 B.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X和Z的质量比为12:5 D.W一定是化合物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