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的第二框,这是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中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权利的具体表现。主要阐述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即依法维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本框主要通过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让学生识.别我国公民的一些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深入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相关法律资料和搜集相关案例行为,明确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 和人格尊严,了解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主要内容。懂得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通过引述侵害人身权利的案例,讨论分析侵害人身权利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法治意识,懂得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增强公共参与能力。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 2.科学精神: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3.法治意识: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公共参与: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教学重点】各种人身权利的内容与法律保护;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 【教学难点】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侯国跃曾说过,民法典以权利为主线,每一个条目都渗透着权利的气息,它既是“权利宣言书”又是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家园。那么,民法典是如何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从而成为“人身权的家园”的 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第一幕:生命健康俱可贵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园欺凌获刑》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 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1、案例中的五名学生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依据《民法典》规定,五名学生侵害了两名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两名被害人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 2、五名学生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依据《民法典》规定,五名学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对五名学生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所在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校园霸凌”是一个严肃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社会如何解决学生欺凌问题? ①国家:给予优先保护,保障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 ②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遭遇侵害时要求助,要学习斗争技巧。 ③学校:教育管理,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 ④家庭: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视剧,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 ⑤社会:共同努力,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加强反对校园暴力等普法宣传教育 生命健康俱可贵 人身权 (1)维护人身权的依据: 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