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二单元 山水抒怀 / 1 观照自然 / 编号:22654473

第二单元 第1课 观照自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2024) 初中美术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皴法,技法,山水,评价,山石,分析
预览图 1
初中美术
美术人美版(2024) 第二单元 山水抒怀 课程设计 课题 第1课《观照自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载体,学习马远《踏歌图》的斧劈皴技法及山水画布局特点,通过对比黄山实景与三幅不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石涛、黄宾虹、张大千),引导学生理解“师法自然”的艺术理念,掌握山石表现技法(斧劈皴、披麻皴、米点皴)。 2.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山水画有初步认知,但缺乏对笔墨技法的系统理解。需通过直观示范、对比分析、实践临摹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山石结构概括”和“皴法灵活运用”的难点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课标原话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美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特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课标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踏歌图》,理解斧劈皴的技法特点及刚柔对比的艺术表现力。 对比黄山实景与三幅山水画,归纳“自由布局”“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 运用皴法完成一幅以家乡山水为题材的小品,体现对自然的情感表达。 重点:山水画的布局规律与皴法技法。 难点:山石结构的概括表现与笔墨浓淡干湿的掌控。 4.教学评价 含学科知识评价,小组合作评价、项目评价、实验评价等 - 技法评价:山石皴法运用的准确性(斧劈皴的侧锋力度、披麻皴的中锋韵律)。 - 创意评价:山水小品中布局的独创性与地域特色体现。 - 文化理解:课堂讨论中能否阐释“师法自然”的传统美学思想。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经典解码 带领学生观察《踏歌图》 分组讨论:斧劈皴如何表现山石质感?题诗与画面的关系? 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理解诗画一体传统。 任务二:对比探究 对比黄山照片与三幅画作 完成表格:画家如何取舍、夸张自然景物? 强化“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认知。 任务三:技法闯关 临摹三种皴法(提供步骤图) 录制微视频讲解“石分三面”原理。 掌握笔墨语言,突破技法难点。 任务四:山水抒怀 播放家乡风景视频和照片 以家乡风景为题材,运用皴法创作一幅山水小品,题写一句诗文 迁移应用,情感升华。 6.板书设计 一、师法自然:布局自由(高远、深远、平远) 二、笔墨语言:斧劈皴(刚)·披麻皴(柔)·米点皴(润) 三、山水有情:诗画相融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 基础作业:完成《学习单》中的皴法临摹练习。 - 拓展作业:拍摄家乡山石照片,用PPT对比分析其与某幅古画中山石的皴法异同。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 资源:故宫博物院官网《踏歌图》高清扫描件、黄山官网VR实景游览。 - 技术:平板上传作业至“班级山水画廊”,根据皴法类型并评分。 9.教学反思与改进 预计学生可能在皴法用笔力度上出现困难,需增加教师分步骤慢动作示范环节。 附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指标 优秀(5分) 达标(3分) 皴法准确性 笔墨浓淡分明,山石体积感强 能区分三种皴法基本形态 布局创意性 构图有层次,留白巧妙 景物安排合理 文化理解 题诗与画面意境高度契合 能说明创作意图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