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 江山多娇 基本问题:艺术家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对时代的理解 “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 水墨国风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 1959 傅抱石、关山月 北京人民大会堂藏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 1959 傅抱石、关山月 北京人民大会堂藏 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画 650×900cm 1959年人民大会堂藏 在中国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许许多多的先贤为传承、创新中国传统绘画做出 了不懈努力,他们“上下求索”“东寻西觅”,让中国绘画形成“百花齐放”的面貌。祖 国的大好河山激荡着当代山水画家的情感,为山水画表现注入了时代新风。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画家们受委托创作此画,放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1.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描述) 2.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描绘了什么?画家运用了哪些绘画技巧来表现画面?(分析) 3. 画家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进行描绘?(解释) 4.你认为这幅作品在当时社会、艺术上有哪些成就?谈谈你的感受?(评价) “东方红,太阳升”之意,同时“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近景青山绿水代表祖国的南方,远景冰天雪地代表祖国的北方,中景以祖国的两大动脉———长江黄河贯穿,从而使整幅画面连贯成为一个整体,象征着祖国团结统一,繁荣昌盛。 近景 远景 这幅画不同于西洋风景画,因为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虽然画面上也出现山岭、树木、长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们都不是具体景物的写生。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这方印很大,实际尺寸为11CM,它是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的压角章,作者是原文化部部长齐燕铭。虽然大印的施展空间比较大,但要刻出气势和韵味来也着实不易。齐燕铭这方“江山如此多娇”巨印,印文错落排布却不失稳健。下刀痛快淋漓,线条虚实变化。下部大块留红更是夺人眼球。与傅抱石和关山月这幅巨画相得益彰。 江山如此多娇(齐燕铭刻) 思考 ·练习 《江山如此多娇》与《毛泽东沁园春词意图》都 取自毛泽东诗词,请尝试为《毛泽东沁园春词意图》 画构图示意图,分析它的画面是如何表达词意的。 构图上,画面右侧崇山峻岭,飞瀑幽谷,在山势龙脉之上长城高耸,颇得深远高远之趣,左侧大河蜿蜒,堤岸错落,又有平远之趣,所以观此图正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境。 写照祖国河山 当代中国山水画家心———为祖国河山立传”的理想,将传统中国画技法及自身对 时代的理解融入笔下山水,创造出有别于传统中国绘画的笔墨技法与审美标准。 山水新韵·时代传情 李可染1907-1989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作品拍卖会 1.265亿 1.你喜爱这幅山水画吗?根据你对它的喜爱给出一个心仪的价格? 2.有谁知道这幅作品在2018年北京保利拍卖会拍出了多少的价格吗?猜猜看:为什么它值一座城堡? 李可染1907-1989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作品拍卖会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幅作品拍出天价的原因? 突破传统程式的中西融合 市场与创作的双重稀缺 民族精神与时代隐喻 文化认同 稀缺性 艺术革新 李可染1907-1989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对比鉴赏 范宽 宋 《溪山行旅图》 李可染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都以大山大水为题材,但创作时代相隔千年。请从构图、技法、意境三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并简要说明两幅画反映的时代背景有何不同? 构图对比 构图:多座山峰叠加,用溪流、云雾分割画面,层次更多,显得更灵动。 构图:主峰居中,像一块石碑矗立,山下小商队显得渺小,突出自然威严。 技法对比 积墨法+色彩:用层层墨色堆叠山体,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