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六单元 / 23* 马说 / 编号:22664619

23马说(同步练习)(无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千里马,千里,句子,下列,韩愈,伯乐
预览图 1
初中语文
23*马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 ●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 ● ) (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 ( ● ) ( (2)本文作者是 朝的 ( 人名) ,字 ,祖籍昌黎 ,世称 , 因官吏部侍 郎 ,又称 。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 “ 唐宋八大家”。 (3)“说”是一种文体 ,可以 ,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说明 。 比如 、 等作品。 )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 ,还是先有伯乐呢 为什么 (2)当千里马被埋没时 ,它的遭遇怎样呢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3)韩愈对千里马的不公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 (4)俗话说 ,不平则鸣 。韩愈怎么会为一匹马的不公遭遇而鸣不平呢 这岂不是小题大做 你怎么理 解呢 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 . 骈死于槽枥之间 C . 马之千里者 D . 虽有千里之能 (2)对《马说》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该文托物寓意 ,以千里马喻人才 ,以伯乐喻识才之人。 B . 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 ,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C . 从千里马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 ,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 (3)《马说》的论点是什么 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4)读了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拓展提升 (一)阅读短文 , 回答后面的问题 韩愈传( 节选) 韩愈 , 字退之 , 昌黎人 。父仲卿 ,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 ,养于从① 父兄 。愈自以孤子 , 幼刻苦学儒 , 不俟 奖励 。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 , 辟 ② 为巡官 。愈发言真率 , 无所畏避 , 操行坚正 , 拙于世务 。德宗晚 年 ,政出多门 ,宰相不专机务 , 宫市③ 之弊 ,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 不听 ,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 ,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 , 三 十年一开 , 开则岁丰人泰 。王公士庶 , 奔走舍 施 ,唯恐在后 。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愈素不喜佛 , 上疏谏之 , 疏奏 , 宪宗怒甚 , 乃贬为潮 州刺史 。 【 注释】①从:堂房亲属 。②辟( b>):征召 。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唐德宗贞元末年 , 宫中 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 , 口称“ 宫市”, 实为掠夺 。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 ● )①寻登进士第 ( ②愈素不喜佛 ) ( ● )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 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 ,不俟奖励 。 (7) 通读全文 ,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二) 阅读下面【 甲】【 乙】两段选文 , 回答下列问题 。 【 甲】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 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 曰:“ 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乙】冯异① 定关中 , 自以久在外 , 不 自安 。有人上章② 言 :“异权威至重 , 百姓归心 , 号为‘ 咸阳王 ’, 陛下 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此章示异 。异上书谢③ 。诏 ④ 曰:“ 将军之于国家 , 恩犹父子 ,何嫌何疑 , 而有惧意 ” 及异大破敌军 ,诸将欲分其功 。玺书⑤ 诮 ⑥ 大司马⑦ 以下 , 称异功若丘山 。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 然非君之明 , 必图谗 口矣 。 【 注释】①冯异:人名 , 汉代名将 。②章:奏章 。③谢:谢罪 。④诏 :诏书 , 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⑤玺书:古 代封 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 。秦以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