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685037

八下语文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5【2025春统编版语文阶段性测试】(原卷版+解析版+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诗文,兼葭,标识,参差,2分,窈窕淑女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05 范围:第三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八年级(3)班计划开展“古诗文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分)“声情并茂诵古诗”小组成员在朗诵,你认为处理有误的一项是(C) A.小优在朗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时,将“春朝”读作“chūnzhāo”。 B.小翼希望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他这样处理节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小文在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为了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这样重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诗最早是配乐歌唱的歌词,配乐吟唱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雄浑壮阔的求仕之歌,可以配古筝版《高山流水》。 2.(4分)请用一组形近字将“诗画结合手抄报”小组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③只恐双溪解锰舟,载不动许多愁。 ④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2分)“别出心裁品古诗文”小组成员玩了对联“连连看”的游戏,请组合下列内容,以便能和“读诗词提升修养”这一句相连消除。 情操 赏 陶冶 意境 赏意境陶冶情操 4.(3分)同学们在听“古诗文背后的故事”小组的成果展示时,被故事吸引,但也指出了个别同学在遣词造句上的不足,请你帮忙修改。 ①唐诗中经典篇章甚多,它们体现出了唐人美好和谐。 ②李商隐《无题》诗理所当然为诸篇之冠。 ③小语把“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读成“zhǎn”,还义正词严,硬说自己是对的。 ①在“和谐”后加上“的理念”。 ②将“理所应当”改为“当之无愧”。 ③将“义正词严”改为“强词夺理”。 5.(2分)小优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个标识,你认为哪一个更契合活 动主题 请说明理由。 标识一标识二 示例:标识一更契合。大大的隶书“古”字及圈中的“诗”“词”“文”,表明本次活动的主题“追寻中华古诗文”,学习传统文化,显 得更直观清楚。示例二:标识二更契合。把“诗”“词”二字组合变 形,构成一扇具有中国风的窗的造型,让人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同时蕴含学习诗词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的思想。 6.(7分)小优想要在活动结语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以古诗文为窗,我们得以眺望古时的千般美景:“青树翠蔓,①蒙络摇缀,②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是小石潭周边摇曳多姿的幽静;“③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八月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壮阔。以古诗文为桥,我们得以感受古人的万种情怀:《式微》中“⑤微君之故,⑥胡为乎中露”两句表达了在露水中劳作的百姓对君主的愤懑;《子衿》中“一日不见,⑦如三月兮”两句,以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反差直抒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兼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2分)下面有关两首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关雎》和《兼葭》都是当时的民歌,都选自《诗经》,都使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B.两首诗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C.《诗经》是我国最早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