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及大小比较,部分能数出100以内物体,但对数位表(如个位、十位顺序)和位值概念理解不深,易混淆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的意义。 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偏好直观、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但合作与倾听习惯尚待培养。 因此本课以“小圆片勇斗大魔王”的故事为背景,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该游戏以“摆圆片”活动为载体,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位、数值关系转化为直观体验,帮助学生在““玩”中理解数的顺序、组成及数位意义。 同时,通过积极引导和有效利用同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探索规律,从而有效弥补个体思维的局限性。教师需通过趣味化、层次化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逐步提升数感和推理能力,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学”的转变。 二、核心素养在本课时的具体表现。 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感各维度及其在本课时的具体表现 维度 具体表现 表达数量规律 结合“摆一摆,想一想”活动,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 100 以内数的特征与数的排列规律。 推理意识: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通过法则运用,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推理意识各维度及其在本课时的具体表现 维度 具体表现 感受推理的意义和过程 1.在不断增加圆片数量进行摆一摆的活动中,有理有据地进行推理,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并说明理由。3.能理解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改进。 三、教材对比: 经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教材,笔者发现:三版教材均在课后练习中涉及此类题目,且均非必修内容,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机会。对所有学生来说,并不是都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而人教版则安排了数学活动课,从浅入深,从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四层次不对所有学生作出要求) 达到预期 第一层次 从简单的2个圆片入手,示范了小组4名同学合作探究的过程(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检查记录结果),让学生体会圆片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就不同,感受位值的意义。 第二层次 进一步研究用3个圆片摆数的问题,提示学生可以按顺序思考:一共有3个圆片,先把3个圆片都摆在个位,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圆片摆在十位,以此类推。让学生体会到按顺序摆数,就能不重不漏地找出所有结果,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 第三层次 让学生自主探究用4个、5个或更多的圆片摆出数的个数,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让学生直接运用发现的规律思考9个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从直观操作到抽象推理,渗透对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 超出预期 第四层次 按照所学的规律,直接说出用 10 个圆片能摆出的数及其个数。学生感悟到,我们寻找的规律只适用于用1一9 个圆片摆,如果圆片数量增加到 10 个圆片后,规律会有所改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感受数学的严谨。 四、本课在教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