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从东汉到隋的政权更迭 西 晋 南方: 北方: 三 国 魏 蜀 吴 东晋 十六国 宋 齐 梁 陈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 北朝 南朝 西魏 东汉 1、隋朝的建立及统一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建立隋朝。隋文帝勤于政务,崇尚节俭,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时间 隋 581年 杨坚 (隋文帝) 大兴 589年 消灭陈朝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及统一 一、隋的统一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思考:隋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②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 ③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措施: ①经济: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赋税, 统一币制(隋五铢)和度量衡 ②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2、隋朝的强盛 一、隋的统一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表现 人 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 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 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含嘉仓 (2)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2、隋朝的强盛 一、隋的统一 3、隋朝与台湾 一、隋的统一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2.修建者和时间: 隋炀帝杨广 605年 二、开通大运河 3.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一条: (2)二长: (3)三点: (4)四段: (5)五大水系: (6)八个省、直辖市: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700多千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涿郡、洛阳、余杭郡 二、开通大运河 想一想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成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4.条件: 政治: 经济: 交通: 5.影响: 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①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使征发大量劳动力成为可能(国家体制优势) ③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 ②隋文帝“开皇之治”提供了充分的经济实力 二、开通大运河 6、评价: 在评价隋朝大运河时,既要看到它的消极性,又要看到它的积极性。 即大运河的开凿既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思考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弊在当代 利在千秋 二、开通大运河 猜一猜 十年寒窗 独占鳌头 连中三元 春风得意 名落孙山 一举成名 金榜题名 猜一古代选官制度 科举制 1.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高低,不太注重才识。世家大族子弟垄断官场中的中高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