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①知道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知道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通过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认识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弊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了解闭关政策的基本史实,汲取闭关政策的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认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措施。 学习难点:闭关政策的实行。 【课前预习】 军机处的设立 1、康熙设立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2、雍正设立军机处 ①背景: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 。 ②职责:照旨拟文,上传下达。 ③影响:便于皇帝 ,权威 ,一切都要 。 3、康熙形成奏折制度 ①作用:皇帝能够 。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①目的:从 严密控制士人。 ②盛行: 、 、乾隆三朝。 ③影响:造成了 ,摧残了 ,致使士人 ,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 。 2、文化专制政策 ①目的:维护 。 ②措施:大力提倡 ,大规模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并 对统治不利的“禁书”。 ③影响:许多珍贵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政治日益 ;政府 ;土地 。 结果: 爆发,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 。 四、闭关政策 1、原因:担心 受到侵犯,惧怕 ,危及自身统治。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 。 2、含义: 对外贸易的政策。 3、表现: 顺治时期—颁布“ ” 康熙时期—多口通商,严格限制出口。 乾隆时期—只开放 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 。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探究二:问题:回顾所学知识,历朝历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探究三: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它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四:闭关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五: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宋、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政策),对比中外交往前后所带来的变化,你有何启示? 探究六:【唯物史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君主专制的强化带来了哪些社会弊端? 【课后检测】 1.(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时,其家产价值2.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5倍。当时社会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和珅能贪污巨额财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皇权空前强化 B.清朝疆域幅员辽阔 C.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D.中国推行闭关锁国 2.(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国是三论》一书评论道:“中国面临大海,文物制度久已发达,人民所需无一不足……因此,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有自傲自大之风,不愿主动求市场与知识于海外,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据此推断中国“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是因为(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C.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由此说明文字狱( ) A.禁锢了思想言论 B.打击了违法犯罪 C.提高了儒学地位 D.保障了社会发展 4.(2022·广东·中考真题)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