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 编号:22688215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日期:2025-04-1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台湾,郑成功,收复,清朝,国家,提示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教学目标】 ①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清朝的疆域等基本内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②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③知道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郑成功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而英勇抗争的精神品质。(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边疆治理的重大史事。 教学难点:清朝奠定我国版图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乾隆所说的山庄是哪一个么? 答案提示: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它不仅是皇帝们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学习清朝的边疆治理。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先导阅读:结合本课内容思考,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哪些努力? 答案提示: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2,结合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提示:①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②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③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 教师指导: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的扩张,荷兰在17世纪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父为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母为日本人田川氏。祖籍福建泉州石井,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他自幼学习刻苦,读书之余喜欢舞剑骑射;清军入关后,不愿随父降清,毅然举起抗清的旗帜,后来被清军打败,退至厦门。郑成功面对严峻形势,决定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 自主学习: ①【时空观念】阅读教材P103,结合地图说一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 答案提示:1661年从金门出发,登陆台湾 水路并进,分割包围赤坎城与台湾城两处据点。 赤坎城荷军投降,郑成功长期围困台湾城; 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投降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如何评价郑成功? 答案提示:反侵略战争,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问题探究:【历史解释】根据材料概括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历8个月的交战、围困,郑成功于1662年迫使荷兰总督投降,收复了台湾,从而控制了辽阔的海疆,阻滞了荷兰殖民者对中国的侵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转移大批闽粤人民移居开发台湾,向当地高山族传播先进的农耕技术,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 ———摘编自《写在国姓爷收复台湾胜利355周年之际》 答案提示: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速了台湾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师指导: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4、教师指导:台湾收复后,关于其归属问题你是否认同郑经的说法?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清政府针对此行为是如何做的? 答案提示:不认同,郑经试图划地而治,他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分裂行径,阻碍了国家统一。 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教师指导:郑经想把台湾独立出去;而康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追求“国家统一”,于是派施琅武力收复台湾,粉碎了郑经等人妄图分裂祖国、割据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