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 编号:22688223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日期:2025-04-1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大臣,皇帝,军机处,王大臣,君主专制,议政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①知道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知道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通过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认识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弊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了解闭关政策的基本史实,汲取闭关政策的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认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措施。 教学难点:闭关政策的实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677 年,康熙皇帝说:“如今打算从翰林院中选拔两位学识渊博且擅长文书写作的官员,让他们长期随侍在朕身边,共同探讨、研究文章典籍的义理与内涵。”随后,一些翰林被调到乾清宫南书房值班,称为“南书房行走”。他们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会按皇帝的意旨草拟诏书,成为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先导阅读:结合本课内容思考,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教师指导:【史料实证】通过材料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其议政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清)昭梿《啸亭杂录》 答案提示:议政王大臣会议把控中央决策大权,君主权力受到限制。 教师指导:材料解析:清朝初年制定制度,设立若干议政王大臣,全部由满族大臣担任。凡是不经过内阁大臣票拟(处理奏章)的军国重大事务,都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一旦议政王大臣会议做出决议,即便皇帝也无法改变。由此可以看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的皇权受到限制。 2、自主学习:【时空观念】结合视频内容阅读课本P110小组讨论,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清朝统治者是如何改组中枢机构的? 答案提示: 自主学习: ①根据教材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答案提示: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 雍正时期 亲信大臣 照旨拟文,上传下达。 便于皇帝独掌朝政,权威至高无上,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教师指导:军机处始建于雍正七年,刚开始只是一个临时机构,用于处理紧急军务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后来军机处开始成为权力中枢,并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清廷中央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处大臣只能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而与此同时,军机处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大臣们也没有品级和俸禄,“名不正,则言不顺”,军机处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之实,却无最高权力机关之名,自然也无法对皇权造成任何威胁。 ②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提示:因为军机处的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记录,把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机构。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4、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答案提示:人员少,陈设简单;效率高、速度快;严格保密 教师指导:以上特点可以概括为简、速、密,符合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5、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1,总结奏折制度的基本史实。 答案提示:大臣向皇帝秘密呈送的文书。 康熙时期 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教师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