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三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 编号:22724356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范文

日期:2025-04-13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实验,鸡蛋,过程,现象,比如,写作
预览图 5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范文 写作指导: 一、写作思路: 1.认真审题。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重点在“我”,强调亲自参与;“做了”突出动手实践;“一项”明确数量;“小实验”界定范围,不是大型复杂科研项目,而是生活中简单易操作的小探索。 因此,围绕这些关键词,可以把实验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为写作重点(尤其是过程),去回忆自己做过的实验,确定写作对象。 2.精心选材。 写自己感兴趣并且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必须是亲自做过的实验,因为只有自己做过的实验,才能认真观察,才有亲身感受,写出来才真实生动。 选有趣味的:像瓶子吹气球、静电让头发立起来、飞上夜空的孔明灯、会跳舞的葡萄干、纸杯烧开水、瓶中取鸡蛋、能抓住气球的杯子……这些充满趣味性的实验,能迅速抓住读者眼球。 选印象深的:像“会跳舞的盐”,利用声音振动让盐粒在杯口舞动;还有“纸托水”,一张薄薄的纸就能托住一杯水,挑战我们的常识;以及“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用小苏打和白醋就能制造出壮观的“火山爆发”场景......这些震撼的现象会让你有更多细节可写。 3.巧定题目: 实验名称/内容:《盐水浮鸡蛋》《色彩分层》 实验对象的特点/结果:《烧不破的气球》《吸起杯子的气球》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听话的钢针》《爱跳舞的牛奶》《逃跑的胡椒粉》《水中的“蘑菇云”》 提出问题:《怎么让针浮在水面上呢?》 加入心情/感受:《奇妙的纸片》《一次有趣的实验》《小实验,大奥秘》 二、写作提纲: 1.开头: 简介开场:可以用疑问引入,可以直接点明实验名称以及实验的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等。 比如:你相信一张纸能托住一杯水吗?我就做了这样一项神奇的小实验。 2.中间:详细介绍实验的过程,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或“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注意,这两种表示顺序的词语不能混用,选择其中一种即可)等连接词,把做小实验的详细经过写清楚;同时加入细节和感受。 如果第一次是失败的,那一定要分析失败原因,而不能笼统地写“我又做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 比如:当我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瓶子时,瞬间,‘嘶嘶’作响,无数气泡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往上涌,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3.结尾: 总结实验结果,谈谈收获。 比如:这次实验,让我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勇于尝试,就能发现其中奥秘。 三、写作技巧: 1.用细节写清过程。 实验往往是分步骤进行的,是非常有条理的,介绍实验过程时要用细致的动作描写描述实验过程,让读者如临其境。 比如: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装满白醋的杯子,鸡蛋像个调皮的孩子,一骨碌就滚到了杯底。 2.用修辞描述现象。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这种现象生动地描述出来。 比如:写“盐水浮鸡蛋”这个实验,一开始,把鸡蛋放在清水里,鸡蛋没有反应。如果用修辞手法来写这种现象,可以这样写:鸡蛋像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水里,一动不动。 接下来,把盐一勺一勺地放进水里,鸡蛋会慢慢地浮起来。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拟人手法来写,可以这样写:鸡蛋像踩了高跷似的,“噌噌”地往上“长”,最后终于把身子露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3.穿插描写做实验的心理活动。 除了要写清楚实验过程和描述实验现象,我们还可以在作文中穿插描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比如:看着蜡烛慢慢熄灭,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紧张又期待,难道实验要失败了? 弯腰的智慧 “薄纸片能托住大苹果?”当我在那本科普书中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亲手做这个神奇的实验———大力士纸张托苹果,揭开它的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