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溶解度及其应用高频考点 归纳练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备考 一、选择题 1.试管内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且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液面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固体会消失 B.小木块浸入溶液的体积变大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D.将氢氧化钠固体换为氯化钠固体,实验现象相同 2.20℃时,根据固体物质甲乙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间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少下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A、B两点对应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88 D.B、D两点所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t3℃时,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且烧杯底部分别有少量未溶解的甲、乙固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B.升高温度,甲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乙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 C.降低温度到t2℃,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 D.降低温度的过程中,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始终不相等 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a溶液,可采用加水的方法 B.t1℃时,将5g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25ga的饱和溶液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a>b>c 6.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和NH4Cl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A.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0~60℃之间,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C.30℃时向100g水中加入等量的KNO3和NH4Cl,充分溶解后,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将100g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50℃,可析出24.5g KNO3晶体 7.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7 121 126 139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A.40 ℃时,100 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 gKNO3 B.曲线甲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C.t ℃应介于50~60 ℃之间 D.t ℃时甲、乙两物质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如图和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时,将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将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将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析出晶体小于20g D.将两物质饱和溶液从升温到,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 9.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 B.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C.t2℃时,若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需溶剂最多的物质是C D.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 10.“侯氏制碱法”大幅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 B.将20℃的NaCl饱和溶液升高5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