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 第二节 光合作用 / 编号:22793523

光合作用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

日期:2025-04-20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实验,叶片,二氧化碳,氧气,合作,植物
预览图 2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
3.2.2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产物和条件。 2.知道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下图表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 【做一做】 1.在步骤①中,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 2.步骤②中,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这组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3.步骤④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是为了使叶片的哪种物质溶解在酒精中 水浴加热后叶片变成了什么颜色 4.实验中为什么用水浴锅加热 【比一比】 5.比较叶片的见光部分与被黑纸片遮盖部分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结果,你们小组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答:使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淀粉被转运和消耗掉。 2.答: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 3.答:叶绿素;黄白色。 4.答: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5.答:在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光是植物制造淀粉(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8世纪70年代,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普里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案】植物能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观察老师做的下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请你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看它的叶片表面是否有气泡出现。在气体充至试管容积的一半左右时,老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取出,然后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伸进试管口内,这时请你注意观察卫生香(或竹签)的燃烧情况。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如果将这个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再做一遍,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吗 【答案】1.答:一段时间后,金鱼藻上冒出许多气泡,收集该气体并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竹签)检验,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2.答: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3.答:如果将这个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再做一遍,不会出现这一现象,因为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氧气。由此可见,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用玻璃罩、长势一致的同种绿色植物、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等进行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①将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 ②按图摆放植物和溶液,放在阳光下4~5小时; ③各取两装置中的植物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绿素; ④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做一做】 1.本实验探究的实验变量是什么 2.步骤④滴加碘液之后甲装置中的叶片是否有颜色变化 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想一想】 4.根据实验结论,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怎样做有利于提高产量 【答案】1.答:二氧化碳。 2.答: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形成对照。 3.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答: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学以致用· 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地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 ·方法总结· 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 4.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①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