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 编号:22793552

流动的组织—血液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

日期:2025-04-20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成分,主要,血浆
预览图 1
初中生物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2.完成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自主预习】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它的组成部分是 ( )                 A.血浆和血红蛋白 B.红细胞和血小板 C.血浆和血细胞 D.白细胞和红细胞 【答案】C 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血浆成分中约是水。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答案】90% 血细胞 运输 废物 患流感时,静脉注射的药物主要通过血液的哪种成分来运输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答案】C 血细胞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态 特点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形状不规则 形状不规则 有无 细胞核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有 无 主要 功能 运输氧 防御和保护 凝血和止血 在抽血化验后,发现留下的针孔经短暂按压可自行止血,血液中具有此功能的结构是 ( ) 血小板 B.白细胞 C.血浆 D.红细胞 【答案】A 输血与献血 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2.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型、型、型和型4种。 3.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时,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为原则。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答案】1.7%~8% 2.A  B AB O 3.同型血 4.18~55 无偿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我国提倡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是 ( ) A.老年人    B.中学生 C.体弱多病者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答案】D 【合作探究】 探究组成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人体内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奔腾不息的“红色河水”在流淌,其中溶解着养料和废物;还有大小不同的“船只”在行驶,最大的“船只”起到“人体卫士”的作用,中等大小的“船只”运输的物质作用很大,人体缺少它就不能完成呼吸作用。人体某部位河流受到损伤时,最小的“船只”就会牺牲自己,将伤口修补好。 1.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分别位于哪一层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 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4.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增加,你认为这有什么意义 5.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案】1.答: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暗红色部分以及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暗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 2.答: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 3.答: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了水和一部分无机盐; 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以及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4.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增加能加强对氧的运输,使机体适应低氧的环境。 5.答:白细胞有吞噬病菌的功能,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这很可能是因为机体被致病菌感染。 ·特别提醒· 观察人血涂片时,红细胞数量最多且呈红色,所以很容易观察到。不容易观察到白细胞,因为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少,颜色浅,需要进行染色才能观察到。血小板体积最小,一般不容易被看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