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大凡盛世,无不将文字 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即使在民间,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纸”的习俗。汉字在人们心 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 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 就要求文字一定要具有能产机制,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 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 足了这两方面的重要需求。 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个 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如果解决不了能产 性的问题,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满智慧的中国 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 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 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 可能。 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 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 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 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如同运载火箭一样,助 推中华文化飞跃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 使得其形体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 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 例如,“男”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由“田”和“力”两部分构成的,而“力”的甲骨文字形 作,像一种最原始的耕地农具之形。这说明,在造“男”字的时候,中国已进入农业社会。而 同样是象形文字的古埃及的“男”字写作,像一个男子单膝跪地引弓射箭之形,说明当时的埃 及仍处在田猎时代。汉字和古埃及文字各自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因而也就必然打上各自 高一语文科试卷第1页共8页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