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粤教·粤人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七单元 区域资源与经济 / 第二节 中东 / 编号:22901290

粤教·粤人版(2024)七年级下册地理7.2《中东》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石油,中东,资源,分析,路线,学生
预览图 2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7.2 中东》教学设计(粤教版202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亚洲》第二节内容,属于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教材以 "三洲五海之地" 和 "世界石油宝库" 为核心,通过 "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图"" 石油输出路线图 "等图像系统,结合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麦麦高铁建设等案例,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区域发展三个维度认识中东地区。教材特别强调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如石油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地理位置对国际政治的作用等,为后续学习"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非洲" 等区域奠定分析框架。 二、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已掌握亚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读图能力,但对 "三洲五海" 空间关系、石油运输路线等复杂内容仍需具象化引导。 兴趣点:对中东冲突、石油财富等热点话题有感性认知,但缺乏系统分析能力,需通过案例探究提升理性思维。 潜在难点:理解中东冲突的多因性(宗教、领土、资源)时,易陷入单一视角,需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突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中东 "两洋三洲五海" 的地理位置特征。 分析石油资源分布、生产与输出特点,认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 "石油资源争夺战" 角色扮演,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绘制 "石油输出路线图",提升地理实践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理解区域发展的复杂性。 增强国际视野,培养关注全球问题的责任感。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的战略意义)。 石油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案例)。 教学难点 中东冲突的多维度成因分析(宗教、领土、大国干预等)。 石油输出路线的空间记忆与逻辑梳理。 五、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 "石油资源谈判" 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导学法:设计 "中东为何成为热点地区" 等核心问题链。 小组合作法:开展 "石油运输路线规划" 竞赛,培养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中东政区图、石油输出路线动态演示图、麦麦高铁建设视频。 学具:空白地图、彩笔、角色扮演卡片。 资源:2024 年中东局势新闻剪辑、沙特经济转型政策文件。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 "2024 年红海航运危机" 新闻片段,提出问题: 为什么红海局势会影响全球经济? 中东地区为何频繁成为国际焦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中东的战略地位。 新授环节(25 分钟) 活动一:三洲五海我来绘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P48-49,在空白地图上标注亚洲、非洲、欧洲及里海、黑海等五大海域。 教师演示动态地图,强调 "五海" 中里海的湖泊属性,对比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的差异。 活动二:石油资源大揭秘 小组合作完成 "中东石油数据可视化" 任务: 用饼状图表示中东石油储量占比(约 66%)。 用柱状图对比主要产油国产量(沙特、伊朗、伊拉克等)。 教师补充麦麦高铁案例,说明石油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活动三:石油运输路线规划 学生分组设计石油输出路线,完成 "从波斯湾到中国 / 欧洲 / 美国" 的运输方案。 教师引导分析不同路线的优劣(如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能力、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成本)。 深度探究(10 分钟) 角色扮演:石油资源谈判 学生分别扮演中东产油国代表、石油进口国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围绕 "石油定价权"" 资源可持续利用 " 展开模拟谈判。 教师点评时强调:资源开发需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 课堂练习(5 分钟) 完成教材 P51"活动题":分析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措施的合理性。 拓展思考:如果你是中东国家领导人,如何实现经济多元化? 课堂小结(5 分钟) 学生绘制 "中东地理要素关联图",展示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区域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师补充:中东的文化多样性(伊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