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919831

第50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图 课时作业 (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日期:2025-05-10 科目:高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反应,生成,下列,能量,说法,如图
预览图 5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
第50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图                                    1. (2024·常州教育学会高三上期中监测)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P(g)。反应历程(如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Ⅰ或Ⅱ,反应历程都分2步进行 B.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P的浓度增大 C. 使用Ⅰ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状态 D. 使用Ⅱ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2. (2024·无锡高三上期末)反应物(X)转化为产物(Y)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曲线①所示,在反应中仅改变一种外界条件,可得到如图曲线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条件的改变增大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B. X·M为反应所加的催化剂 C. 改变该条件后,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第2题图)        (第3题图) 3. 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反应①:H2(g)+2ICl(g)===HCl(g)+HI(g)+ICl(g) 反应②:HCl(g)+HI(g)+ICl(g)===I2(g)+2HCl(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的能垒比反应②的大,所以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第②步反应 B. 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 H2(g)+2ICl(g)===I2(g)+2HCl(g) ΔH=-218 kJ·mol-1 D. 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碰撞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4. 如图所示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研究CH4(g)氧化制甲醇CH3OH(g)的物质相对能量-反应进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的决速步为生成过渡态2的步骤 B. 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该反应过程中MgO是催化剂 D.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O(g)+CH4(g)===Mg(s)+CH3OH(g) ΔH=-146.1 kJ·mol-1 5. 工业上用乙烯CH2===CH2与O2在银催化作用下制备CH2OCH2和CH3CHO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乙烯生成环氧乙烷总反应的ΔS>0 B. 中间体生成吸附态CH3CHO(ads)的活化能为52 kJ·mol-1 C. 由CH2OCH2(g)生成CH3CHO(g)热化学方程式为CH2OCH2(g)===CH3CHO(g) ΔH=+102 kJ·mol-1 D. 相同条件下,生成环氧乙烷的速率比生成乙醛的快 6. 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下图表示MO+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示意图(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已知: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元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d B. 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Ⅱ C. MO+与CH2D2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CHD2OH D. 若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2种 7. 基于非金属原子嵌入石墨烯三嗪基C3N4中,用于催化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历程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整个反应历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B. 总反应ΔH<0 C. 物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 D. 反应决速步的活化能为0.95 eV 8. (2024·北京卷)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 B. 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C. 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 D. 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 9. (2024·扬州高三上期中)基态碳原子C与H2S反应的过程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SCH2(g)===HCS(g)+H(g) ΔH=-206 kJ·mol-1 B.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 C. 断开1 mol HCSH(g)中的全部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吸收的能量比SCH2(g)的少 D. 相同条件下,CSH2(g)转化为HCSH(g)的速率比HCSH(g)转化为SCH2(g)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