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编号:22944303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经典永流传】 望阙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 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锦书】 【微赏】借“繁霜”“秋叶”表达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揭示出忠君爱国的精神境界。 一课一赏·爱国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地壳( ) 助记   弥高( )     锲而不舍( ) 秩序( )  小楷( ) 图解   硕果( ) 校补( )    气冲斗牛(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沥( )尽心血 闻一多先生,是卓( )越的学者,热情澎湃( )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助记 图解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线条方面小楷书法以“清、腴”为贵,结构方面小楷字形结构以“宽绰”为贵。 2.明字形 shū( )头    抱qiàn( )   心不在yān( ) shuāi( )微   典jí( )   jiǒnɡ( )乎不同 (1)深xiāo( )灯火是他的伴lǚ(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piǎo( )白了四壁”。 (2)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é( )起 警示1,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wèi( )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kǎi( )淋漓。 警示1 “叠”“迭”勿混用  ———警报迭起”的“迭”意思是屡次。“警报迭起”指警示的信号反复响起。而“重峦叠嶂”的“叠”是累积、重复。“重峦叠嶂”指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3.晓词义 (1)锲而不舍: 。 (2)兀兀穷年: 。 (3) :很不一样。 (4)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5)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6)气冲斗牛 警示2: 。 警示2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气冲斗牛”不可以用来形容歌声、烟雾等。   错例:“神舟十八号”飞船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 4.记常识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 》《 》。本文作者 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有“农民诗人”之称,代表作有诗集《 》等。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细节描写]体会句中描写手法的作用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2.[文段作用]课文最后一段如果改为“他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并分析该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难点突破】 [文意理解]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读写联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请你扩写“妈妈站在我床前,手里抱着毛毯,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这句话,要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细化对妈妈眼神的描写,200字左右 答题【巧】一点 小细节大作用 ①刻画人物性格; ②丰满人物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烘托氛围气氛; ⑤深化文章主题。   答题有模板:运用……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情景(状态、姿态、样子),表现了……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 窍门【多】一点 文段作用品析抓两点 位置 内容上 结构上 开头 1.开门见山,交代写作对象。 2.开篇点题,点明中心。 1.引出(总领)下文做铺垫。 2.设置悬念激兴趣。 中间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承上启下来过渡,总上文,引下文。 结尾 1.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2.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1.结尾点题。 2.首尾呼应。 3.总结全文。 写法【妙】一点 如何写好细节   细微处慢说,关键处驻足:   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2.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3.联想想象,添加内涵。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7分) 一个伟大的时代,呼唤的是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感。为了给   (①衰微 ②衰弱)的民族开一剂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