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 人音版(2019) / 必修1 音乐鉴赏 /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 第五节 鼓乐铿锵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2975983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音乐鉴赏 3.5 鼓乐铿锵 课件(共21张PPT+音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18 科目:高中音乐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演奏,锣鼓,小组,手法,闷击,乐曲
预览图 0
(课件网) 鼓 舞 弦 动 第五节 鼓乐铿锵 知识引领:《滚核桃》 《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州鼓乐, 包括了头、身、尾三部分。 乐曲表现了农民采摘核桃后 -- 集中装袋、运到屋顶,铺开晾晒 等景象。 抒发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欣赏并思考: 体会乐曲的情感,注意“头、身、尾”的结构 找出你看到的每种演奏手法(小组讨论、上台展示) 小组合作:讨论演奏手法 演奏手法总结(小组展示) 敲击鼓面 敲击鼓梆 闷击鼓面 闷击向前推奏、闷击向后退奏 双手交叉敲击鼓梆 交替敲击鼓槌和鼓梆 单手滚奏 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实际是指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 特点是将各种打击乐器的实际音响与节奏 用汉字来标识与读谱。 分析锣鼓经 打:敲击鼓梆 都儿拉:带装饰音的鼓梆 冬:敲击鼓面 乙:空(休止) 拓展探究:读锣鼓经 在鼓上演奏节奏 合作:让打鼓和读谱形成“合奏” 知识引领:《锦鸡出山》 《锦鸡出山》是湖南土家族的民间器乐合奏。属于 一种叫做打溜子的艺术形式。 (打溜子乐曲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常用演奏乐器为:马锣、大锣、头钹、二钹) 本曲通过乐器的不同音色及演奏技法,刻画了锦鸡的几种生活形象: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 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感受乐曲风格及情绪 ,注意演奏的动作、手法 手法分析 从演奏上看,两种钹的演奏颇具特色,主要有: 几种手法,且速度很快。 正击:完全碰撞,最直接 闷击:止住声音,噗噗噗 侧击:竖边碰碗,叮叮叮 颠击:若即若离,抖手腕 正击、闷击、侧击、颠击 本曲多用——— 1、锣鼓经分析 2、听与读 1、锣鼓经分析 2、听与读 ↑ (小锣) ↑ (大锣) ↑ (小钹 闷击) ↑ (大钹 闷击) (大钹) ↑ ↑ (空) 拍手打节奏 (小组合作,选出3名乐手) ↑ (小锣) ↑ (大锣) (大钹) ↑ ↑ (空) 1——— 2——— 1、敲打乐器 (小组展示) ↑ (小锣) ↑ (大锣) (大钹) ↑ ↑ (空) 1——— 2——— 1、敲打乐器 (小组展示) ↑ (小锣) ↑ (大锣) (大钹) ↑ ↑ (空) ↓ ↓ ↓ 轻敲桌子 跺脚 击掌 2、全班齐奏 发现与欣赏更多民族民间器乐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