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 编号:22987550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表格式)

日期:2025-05-1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教学课题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型 讲授课 教学 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实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时空观念: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张謇选择实业救国的背景; 历史解释:通过研读表格、文字资料,梳理总结张謇大生纱厂的兴衰历程以及原因。 唯物史观:通过对图片的分析与归类,感受近代南通在交通、服饰、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变化,了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家国情怀:了解张謇创业初期的艰辛历程,感受其坚韧不拔、爱国等精神品质; 教学 重点 了解张謇创办实业的典型实例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 难点 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播放近代生活影像,创设情境。 【新课讲授】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师讲述:介绍张謇生平。有这样一个人,他是高考状元,他却放弃人人羡慕的状元身份,决定“实业救国”。这个人是? 学生分享张謇生平。 教师出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张謇发生转变的原因以及想要实业救国的决心。 材料一:“亡国之马关条约,朝廷能忍,吾四万万同胞却不能忍……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张謇《条陈立国自强疏》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教师出示大生纱厂的图片,简要介绍大生纱厂的由来。呈现《大生一厂在1899-1926年的利润状况统计表》,让学生概括大生纱厂的发展状况。 3、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 教师展示材料:据海关统计,英、法、德3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时输华货物的总值都大大减少,英国减少了一半,法国减少了2/3以上,德国几乎完全停止了对华货物输出。 ———《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内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民族资本主义受挫、陷入绝境 教师提问:一站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何?为什么? 发展再度受挫,因为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学生分享有关官僚资本主义四大家族的内容。 教师点拨: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展示材料根据材料分析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小总结:根据时间轴回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合作探究:以上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教师点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饮食、服饰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4、特点: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总体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小总结:近代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