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甘肃卷)04(解答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D D B C A 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很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张骞引入“胡种”的记录,如《西京杂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胡瓜时也讲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从材料可以看出张骞出使西域(B) A.建立了汉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B.丰富了中原人物质生活 C.密切了汉与西域各民族关系 D.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2.如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C) A.审美观念一致 B.语言文字相同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 3.某学习小组搜集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图确定最适合的研究主题应是(C) A.古代科技发达 B.中外交通便利 C.商业贸易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 4.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变化(A) A.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B.得到了列强支持 C.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 D.导致了天京陷落 5.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下图),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升出一片光明”源于历史事件(D)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中国共产党成立 6.1940年9月《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此次运动战(D)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7.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B) A.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8.关键词记忆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尼罗河”、“金字塔”等词汇让我们想起(C) A.古罗马 B.古巴比伦 C.古埃及 D.古印度 9.英文单词Renaissance Man通常指全才人。达·芬奇是Renaissance Man的典型代表,他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于一身,他身上所展现的人的力量、潜能、创造能力,体现了(A) A.人文主义 B.三权分立 C.理性主义 D.君权神授 10.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A) 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C.美苏争霸开始 D.世界大战爆发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6分,第13题8分,) 11.(8分)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末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政治思想,他发布“郡国皆立学校官”的诏令,地方官学由此产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