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湘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 第一章 认识区域 /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编号:22989493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课件(99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区域,发展,阶段,为主,水平,传统
预览图 12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课件网)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1.结合材料,总结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根据材料,分析区域在某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课时 三次产业的范围: 第一产业是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含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指。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机械和设备等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区域发展 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 特点: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其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乡村地区 工业化地区 现代化大都市区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 初级阶段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 成长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 为主体的 转型阶段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 高效益 综合发展阶段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程度 交通运输 城镇化特点 人地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4-19页,完成下列表格———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十八洞村的变化 十八洞村地处湘黔边界的湖南花垣县,是一个山环水绕的秀美山寨,全村200多户人家,人均耕地只有几分。过去,这里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地方,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工业,交通信息闭塞,村民靠种植玉米、水稻和外出打工为生,自给自足特征明显,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县平均水平的四成,贫困发生率高达58%。 十八洞村的变化 【思考】分析十八洞村山环水绕、景色秀美,却是远近闻名的穷困地方的原因。 地处湘黔边界,山地地形复杂,交通信息闭塞。 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工业,产业结构落后、单一。 村民外出打工为生,劳动力流失。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 区域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低 交通运输:少而稀疏 城镇化特点:水平较低,缺乏大城市 人地关系: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水平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低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低 少而稀疏 水平较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 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一)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