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 第1课 古代埃及 / 编号:23005130

第1课 古代埃及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3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学习目标: 1.通过金字塔,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史料实证) 2.知道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 3.了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认识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重难点: 1.重点:金字塔。 2.难点:认识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知识梳理: 1.建立、灭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了河水涨落的规律,修筑渠道、排干沼泽、引水灌田,逐渐把尼罗河沿岸改造成沃土,长期成为整个地中海区域的谷仓。”据此,可得出结论( ) A.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B.埃及———沙漠中璀璨的明珠” C.埃及———金字塔的记忆” D.埃及———千年文明熠熠生辉” 2.在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过程中,有庞大的官僚机构负责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安排工程进度。此外,还有大批书吏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建筑技术高超 B.神权色彩浓厚 C.政府组织力强 D.社会政治稳定 3.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B.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C.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D.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4.图是主题为“对话世界”的系列展览海报之一。该展览推介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阿拉伯文明 5.“2024中非文化和旅游合作交流会”以“文化丝路心相通 中非携手共前行”为主题,为中非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下列文明成果属于非洲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象形文字 6.“它是一个长期由统一王朝统治的大河流域文明,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纽带,将整个地区连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雅典 7.下表是古埃及季节及农民主要活动分布表,从中可知古埃及( ) 季节 泛滥季(7—10月) 生长季(11—2月) 干旱季(3—6月) 农民主要活动 服劳役,如建金字塔 经营庄稼,又称播种季 忙于秋收,又称收获季 A.重视农业生产 B.王权十分强大 C.天文历法发达 D.农业生产发达 8.胡夫金字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石约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做成三角形就会分散压力,经过几千年,依然屹立不倒。材料说明了金字塔( ) A.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B.是“尼罗河的赠礼” 9.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