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 第3课 古代印度 / 编号:23005133

第3课 古代印度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明,古代,印度,制度,等级,种姓
预览图 3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时空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历史解释) 3.明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种姓制度。 2.难点:明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知识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 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古代各个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某学习小组循着历史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世界古典文明的探寻(如下)。不同的成果反映出人类文明的( ) 文明发源地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中国 文明成果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佛教及艺术 甲骨文、青铜器 A.多元性 B.一致性 C.发展性 D.传承性 2.某班同学组织讨论会,探讨古代世界各文明的特点。一位同学展示了如下地图,从中可以看出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B.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C.均发展海外贸易 D.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法典 3.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展览,展品既有古埃及的多种动物木乃伊、彩绘木棺,也有出自古代两河流域的印章、楔形文字泥板,还有古印度的陶容器以及中国春秋时期的九鼎八簋青铜器等。这一展览的主题应该是( ) A.亚洲文明展 B.非洲文明展 C.农业文明展 D.工商业文明展 4.“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其主人可以占有他的财产……无力支付罚金的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应以劳动支付,婆罗门则使其逐渐支付。”这一现象发生在(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罗马 5.某中学历史社团要设计一个世界古代史主题讲座活动宣传展板,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下列适合作为这期活动主题的是( ) 历史社团系列主题讲座(一) 主题:…… 内容: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森严的种姓制度。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 6.下图漫画描述的是( ) A.城邦制度 B.种姓制度 C.采邑制度 D.封建制度 7.《梨俱吠陀》最后一卷记载,当诸神分割普鲁沙时,由其身体不同部分产生四个不同的瓦尔那。“他的嘴变成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罗阇尼亚(王族),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材料所述内容与哪一制度有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