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不做拖拉王 活动背景: 国家重视学生品德培养,中小学德育指南强调相关工作。在小学二年级班级中,学生普遍缺乏行事规划,存在拖延现象,学习上作业完成慢,生活中需家长催促。此虽初看问题不大,但易致亲子关系紧张和学生消极情绪。因此,了解学生实际,设计针对性教学策略,以助其克服不良习惯,培养珍惜时间、高效行事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对象:小学2年级学生 理论依据: 定位速效实验:目标精细化,提高孩子的效率。通过提供克服拖拉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提示慢慢改进,从而促使学生在面对自己拖拉的行为时有方法可执行,有技巧可改善。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拖延”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不拖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初步掌握避免拖延行为的有效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不拖拉”的小妙招,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行为目标:通过阅读绘本、参与游戏、分享经验、分析案例、聆听儿歌等活动,对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拖延行为进行反思,探索消除拖延的策略,并努力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活动过程: 环节一:绘本故事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1.播放绘本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个绘本故事,它的名字叫《我不是拖拉大王》。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迟到和拖拉有关系吗? 3.揭示主题:拖拉,确实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不做拖拉王”。(出示活动主题,齐读主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绘本故事的生动内容,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理解班会的主题,并初步认识到拖延行为对日常生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环节二:发现身边“小拖拉”,分析认识大危害。 1.课前调查,同学分享。 刚才在看故事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些同学偷偷地笑了笑。我想,这些应该是跟老师一样,想起我们身边,和面包熊一样拖拖拉拉的人或是事?让我们交流一下自己或身边人做事拖拉的情况,说说拖拉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2.齐分享,共交流。 3.想一想,辩一辩: 刚才我们分享都是拖拉对我们生活影响的小事,现在,老师想问一问,如果是…… (1)一场熊火中(出示图片),如果消防员拖拖拉拉,结果会怎么样? (2)在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中(出示图片),如果医生拖拖拉拉了呢?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拖拉会导致……可想而知,拖拉带给我们的危害是极大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拖拉问题,由小事切入,再到大事影响,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明白“拖拉”带给我们的严重后果。 环节三:寻找小妙招,克服“小拖拉”。 1.案例导入,寻找妙招:面包熊的故事,让老师也想起我们班小浩同学克服拖拉的故事,我们班的小浩同学以前也有拖拉问题,在他妈妈的帮助下和他自身的努力下,运用妙招并获取了成功。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寻找他克服“拖拉”的小妙招吧。 2.看视频案例,寻锦囊妙计。 寻妙招一:要写作业了,小浩同学一会儿玩玩橡皮擦,一会儿拿起来了飞机模型,注意力非常不集中。 (1)如果你是小浩,你会怎么做? (2)学生分享: (预设)生1:我常用小闹钟倒计时督促自己专心做事。 (3)小结:告别拖拉第一个妙招是:集中精神。 (4)提供方法,全班训练: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玩小游戏训练我们的专注力。 寻妙招二:第二天天亮了,小浩同学觉得好困,不想起来,现在他应该怎么办? (1)学生分享: (预设)生2:早晨,一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 (2)小结:告别拖拉的第二个妙招是:说干就干。 寻妙招三:为了第二天起床不迟到,小浩同学也提前准备收拾书包,可他的东西太多了,好像怎么也没收拾完。 (1)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