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编号:2302509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2019)必修四

日期:2025-05-22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化,文化交流,议题,学生,交融,文化发展
预览图 3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 单元议题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 课时题目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第三课时) 课时议题 展现精神魅力:一片叶子走向世界的故事 设计思想 本课时设计中特别关注课堂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性。采用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挖掘文化底蕴,彰显价值立意。本课作为大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将中华茶文化作为背景依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具体化、可触摸,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意义,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2.凸显议题引领,建构线鱼模型。采用议题式教学,以“建构真实情景”、“回归生活世界”、“促进学生创造”为基本理念,确定本课议题为“一片叶子走向世界的故事”,具体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议题论证·神奇东方树叶,二是议题辨析·冲突还是共生,三是议题决策·筹备国际茶日,情境、任务、活动三线并行,把活动议题具象化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题项,形成可视化的线鱼结构设计,凸显议题引领。 3.力主实践育人,尊重学生主体。学生作为主体回归到茶文化体验活动中,照顾到了学生的生活逻辑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设计并参与活动、搜集素材、整合素材,主体参与度高,教师自觉担当起“指路”的任务,让学生知道前进方向,又做到了主动“让路”,把探索权利还给学生,力图生发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课堂样态。 教材解析 1.课标要求: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2.教材内容:本框题是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八课的第二框,共包括两目内容。第一目“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阐述了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第二目“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阐释了文化交融的必要性,以及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框题承接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内容,为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学情分析 1.认知层面:经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文化的功能和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身边的茶文化交流互鉴有一定地直观体验,但感触不深,对加强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2.思维层面: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的能力有待提升。 3.思想层面: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实例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距离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围绕议题“一片叶子走向世界的故事”,开展序列探究活动,理解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感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品茶体验与故事分享,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明确文化交流的途径,理解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和联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参与文化交流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深度辨析,明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培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精神。 3.通过国际茶日的活动设计,感受经济全球化下开展文化交流的原则与正确态度、途径与手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做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意识,促进国际理解,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要求 资源与工具 教材、课外阅读资料、网络资源、视听资料、茶叶与茶具 方法与策略 议题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手持一片实体的叶子,并通过“发源地在中国”“被神农氏尝过”“步入唐朝诗人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