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期末专区 / 八年级下册 / 编号:23287382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解析,分析,黄旭华,环境,效果,内容
预览图 4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1. (1)B;解析:“鲜为人知”的“鲜”读“xiǎn”,“锲而不舍” 的“锲”读“qiè”,B 选项正确。 (2)扉;酣;解析:“心扉”指心灵的门,“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 快,注意正确书写。 2. ①数千年前;②19世纪 30 年代;解析:根据时间轴信息,古代通信 对应数千年前,电报横空出世对应 19世纪 30 年代。 3. ②①③⑤④;解析:首先总述科技让“远程守护”成为方式②,接 着举例智能手环的功能①③⑤,最后总结这种方式的效果④,顺序为② ①③⑤④。 4. 选 A;解析:图 A中老人通过智能设备与子女视频通话,体现科技让 远程关怀便捷,符合“科技赋能孝亲敬老”主题;图 B 主要是健康监测, 相较之下 A更贴合。 5. ①愿驰千里足;②送儿还故乡;③造化钟神秀;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⑥柳暗花明又一村;⑦落红不是无情物;⑧化作春 泥更护花;解析:根据语境准确填写诗句,注意“驰”“造化”“柳暗 花明”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6. 第一部分:黄旭华逝世,介绍其身份和贡献;第二部分:黄旭华带 领团队研制核潜艇的艰难过程和成就;第三部分:黄旭华对国家的忠诚 及深潜试验的事迹;第四部分:黄旭华获奖后的忙碌及对科研的热爱; 解析:按文章四个部分,概括主要内容。 7. 不认同;解析:“一个一个”强调计算的艰难和数据的来之不易, 体现科研人员的严谨和奉献,删去后不能突出这种效果。 8. 通过具体事例,如研制核潜艇的过程、深潜试验等;引用黄旭华的 话语;侧面描写,如科研条件的艰苦;解析:从事例、语言、侧面描写 等方面分析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9. 归入第一单元;解析:黄旭华是杰出人物,文章展现其高尚情操和 奉献精神,与第一单元主题相符。 10. (1)轻盈舒展,像灵动的蝴蝶;(2)戈壁滩;(3)副班长抓马 兰花救命;解析:根据文章内容,梳理马兰花的形态、生长环境和相关 事件。 11. 运用比喻,将坟茔比作勋章,生动形象地表现官兵们的奉献和对祖 国的忠诚,表达敬意;解析: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12. 马兰花生长在艰苦的戈壁,象征官兵们的艰苦奋斗;马兰花救副班 长,体现坚韧;马兰花陪伴英灵,象征无私奉献,与“两弹一星”精神 相联系;解析:结合马兰花的特点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分析联系。 13. A;解析:A项“益”都是“更加”的意思;B项“鲜”分别是“少” “少”“鲜明”;C 项“通”分别是“贯通”“畅通”“精通”;D 项 “之”分别是“的”“代词”“的”,A 选项正确。 14. 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 不显得妖媚;解析:准确翻译“染”“濯”“妖”等关键词。 15. 用菊和牡丹衬托莲,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突出莲的高洁;解析: 分析衬托手法的作用。 16. 托物言志;与王逵争辩;解析:甲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乙文通过 与王逵争辩表现周敦颐刚正不阿的形象。 17. “笼”字将烟、月、水、沙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朦胧迷茫的氛围, 奠定伤感基调;解析:从炼字角度分析“笼”的表达效果。 18. 表达对统治者沉迷享乐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结合诗 歌内容分析情感。 19. 示例:《骆驼祥子》中,黑暗的社会现实如军阀混战、阶级压迫等, 让祥子最终堕落;启示我们要认清环境,保持坚韧。《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中,保尔所处的革命环境塑造了他的坚强;启示我们要在艰难环境 中坚守理想。解析:任选一部作品,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原因和启示。 20. 略;解析:按要求完成作文,注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