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1.2 声与听觉(第2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传播的形式,知道真空不能传声;知道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了解耳的结构,认识听觉形成的过程以及听觉障碍。 科学思维:通过声波的形成归纳声波传递能量而不是物质;能利用听觉形成过程推测耳结构损伤的部位;用声音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小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声音的传播形式和声速,锻炼初步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合作和互助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声波和水波的产生与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B.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水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C.都是以波的形式向某一方向传播 D.水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分析】(1)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水波都是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声波和水波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水波也是由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波和水波都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C错误; D、水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波和水波的产生与传播,超出教材内容,有一定难度,需要生活中对知识的积累。 2.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钢管 B.水 C.酒精 D.空气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不一样,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传声最慢。因此,在选项所列举的介质中,声音在钢管中传播最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快慢,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 A、一切声音都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故C错误; D、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当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时,人类是听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4.下列有关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B.耳蜗中的液体是产生听觉的地方 C.听小骨在耳蜗中,它的作用是将信息传入大脑 D.耳中的鼓膜具有产生振动、放大声音的功能 【答案】A 解:A、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能保持身体平衡,A正确。 B、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听觉中枢。B错误; C、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C错误; D、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D错误; 故选:A。 5.小梅听到打雷,迅速将手机关掉,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