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 编号:24023733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项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04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5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项练习 知识梳理 1.金属的锈———铁生锈的条件 ①氧气(外部因素) ②水(外部因素)③内部结构(内部因素) 2.金属与酸的反应条件(置换反应) (1)活动性在H之前;(2)稀酸(不能用硝酸!!!不能用浓酸!!!);(3)Fe变成Fe2+ 3.多种金属与酸的反应图像(简化版→当作反应速率不变) 以Mg、Al、Fe、Zn与酸的反应为例 【斜率】反应速率→有活动性决定→Mg>Al>Fe>Zn 【高度】产量→由不足的物质决定! ①当酸不足时,由酸决定,即高度都相同,②当金属不足时,由金属决定。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2025·浙江)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是古法制铜的重要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颜色不变 B.溶液质量不变 C.反应结束后,固体只有铜 D.该实验可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2.(2025·浙江)如图所示为金属腐蚀的探究实验中部分装置图,由图可知,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直接接触(  ) A.空气 B.空气和水 C.水 D.水和食盐 3.(2023·台州)硫酸锌(ZnSO4)可用于治疗锌缺乏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 A.Zn和H2SO4 B.ZnO和H2SO4 C.ZnCO3和H2SO4 D.Zn和Na2SO4 二、填空题 4.(2023·杭州)《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黑色湿泥”(有效成分为磷酸铁FePO4)作为熔剂可加快反应,磷酸铁属于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5.(2023·湖州)实验室处理含铜废液的过程中,部分流程如下图: (1)操作A的名称是   。 (2)沉淀物中一定含有   。 三、综合题 6.(2025·浙江)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40g5%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全部反应完,需要多少固体 NaOH (2)在实验操作中,所需NaOH 的量少于(1)中计算的量就能完成目的,请你从实验角度说明少量NaOH就可以完成实验的理由。 (3)如图,在封闭的塑料瓶中加入氧气、水和钉子,一段时间后瓶子变瘪,但实验前后装置总质量不变,请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解释瓶子变瘪的原因。 (4)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角度,将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制作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的是(  ) A.木桶 B.紫砂壶 C.橡胶轮胎 D.不锈钢锅 2.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3.钛合金是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其中钛(Ti)的金属活动性位于 Al和Zn之间。下列物质不能与 Ti 发生反应的是() A.NaNO3 B.O2 C.H2SO4 D.ZnCl2 4.在柠檬中插入两种不同的金属可制得水果电池。相同条件下,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大小有关,活动性差异越大,电压也越大。下列柠檬电池电压最大的是(  ) A.铝-锌 B.铁-锌 C.铝-银 D.铜-银 5.已知金属M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不可能是铁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M可能是铝 D.反应过程中会看到黑色固体析出 6.镉(Cd)是镍铬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镉、锌、铜等单质)中分离回收,其过程如图,则镉、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锌>镉>铜 B.镉>锌>铜 C.锌>铜>镉 D.镉>铜>锌 二、实验与探究题 7.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某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