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 第2节 声与听觉 / 编号:23349821

声与听觉(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06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声音,传播,空气,传声,音叉,振动
预览图 5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1.2声与听觉(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 B.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C.声音不可能在液体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3.科学课上小慧设想未来的太空音乐会却被老师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  ) A.太空中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太快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4.如图所示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的是(  ) 实验①: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实验②:敲击鼓沿 实验③: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 实验④:用自制的土电话传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 B.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 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6.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回答下面小题。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颚骨,通过骨头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就可听到耳机里的音乐,同时也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听到这两种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气体 气体 B.液体 气体 C.固体 气体 D.固体 固体 7.2024年2月,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孙龙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的全国冬季运动会赛场上夺得四枚金牌,击败了许多冬奥会冠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的呐喊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B.观众的呐喊声是由空气传播到运动员耳中的 C.运动员的冰鞋与冰面摩擦产生振动也能发声 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比固体、液体更清晰、更快速 8.小兰用牙签在两个纸杯的底部各扎一个小孔,接着把棉线的两端分别穿过这两个小孔,并在细线的末端打上死结,确保中间的棉线绷直,就制成一个“纸杯电话”。她在卧室轻声说话时爷爷听不见,但她对着“纸杯电话”轻声说话时爷爷听见了。以下关于“纸杯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纸杯电话”能通话,传声介质主要是空气 B.“纸杯电话”能通话,传声介质主要是棉线 C.若将中间的棉线松弛,传声效果会更好 D.若将中间的棉线换成铜线,传声效果会变差 9.鱼缸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B.上述现象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金鱼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空气﹣﹣水﹣﹣鱼 D.在月球上进行上述操作,金鱼不会受到惊吓 10.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与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A.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声音在下雨天比晴天更容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D.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50米/秒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生活中有许多声音:①垫排球的声音②海浪的声音③手机播放的音乐声④上课时电铃的声音⑤吹口哨的声音⑥敲击音又的声音。上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     ,声源属于固体的是     (填序号),声音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