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第7课 百家争鸣 / 编号:23408596

第二单元第7课 百家争鸣(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孔子,2024,思想,墨子,一模,无为而治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4 东海县一模)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2.(2024 宿迁)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3.(2024 锦州期末)赵一同学为孔子设计了如表人物名片,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姓名 孔子 时代 春秋时期 著作 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 主要思想 身份 儒家学派创始人 A.仁者爱人 B.顺应自然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4.(2024 齐齐哈尔一模)如表中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 主张 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墨子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关注民生 D.崇尚节俭 5.(2024 利辛县校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以下言论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2024 盐城三模)“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 7.(2024 洪洞县一模)孔子受到世人的敬仰。小华同学整理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孔子称谓的变化,制作了表格。历代统治者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是(  ) 朝代名称 对孔子的称谓 两晋 “先师” 宋朝 “至圣文宣王” 清朝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A.孔子的思想有利于建立法治社会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孔子的学说促进古代文化的发展 D.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8.(2024 河西区一模)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符合上述观点的思想流派是(  ) A.墨家 B.兵家 C.儒家 D.法家 9.(2024 费县二模)2024年是著名思想家孟子诞辰2395周年。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  ) A.“以德治国” B.“民贵君轻” C.顺应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10.(2024 民权县期末)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辩证思想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11.(2024 龙岗区期末)某同学在整理笔记时写下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祸福相依”这几个关键词,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2024 含山县三模)《礼记 哀公问》载:“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这体现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3.(2024 聊城一模)戴逸《简明清史》中记载: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衰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满族统治者“尊孔”的目的是(  ) A.独尊儒家思想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实行文化专制 14.(2024 城阳区一模)下列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  ) 老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孔子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A.以民为本 B.无为而治 C.以农为本 D.儒道一家 15.(2024 临江市期末)“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果要详细了解这种哲学思想,你应该阅读(  ) A.《论语》 B.《韩非子》 C.《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