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月考专区 / 七年级上册 / 编号:24010676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幸福186教联体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时期,遗址,文明,出现,北京人,文化
预览图 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2025-2026上学期七年级九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关于他们生、生活状况的 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B.学者推断C.历史记载D.考古发掘 2.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荡荡,缅怀祖德,永失弗忘海外华人长 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他们都是黄皮肤 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3.山顶洞人用经过工艺加工的砾石、兽牙、鱼骨、蛤壳等组合穿缀成串饰,佩在项间,有的鱼骨 还留下红颜色的染色痕迹。这一饰品的出现,反映了山顶洞人() A.能制造工具B.会人工取火C.过定居生活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4.考古发现为人们探究史前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下列选项中,能够为研究北京人提供第一 手资料的是( A.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 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C.北京人复原头像 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5.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都是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的,过着群居生活,比如元谋人、北京 人、山顶洞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自然环境恶劣B.生产力水平低下C.远古时期猛兽多D.人们不会人工取火 6.某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磨制石器、家畜饲养、聚落。据此可知,该小 论文的标题是() A.采集业的萌芽和进步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畜牧业的出现和兴盛 D.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壮大 7.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 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D.陶寺都城遗址 8.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村遗址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 表面打蘑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类似月牙的纹饰,鼓腹平底,呈红褐色。这说明仰韶文化时期() A.掌握了彩绘陶器制作技术B.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部落之间存在频繁的战争 ).出现早期国家的雏形 9.小王同学正在进行如下单元复习。该单元的学习主题应是( 第一单元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A.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C.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2023年国庆假期,上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去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在这甩 小明可以了解的时代文明是() A.夏朝文明B.商朝文明C.西周文明D.良渚时期 11.“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 宝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B.盘庚迁都C.周武王灭商D.犬戎攻陷镐京 12.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其宏伟的城址、庞大的水利系统及贵族墓地里出土的玉琮、玉 钺等礼器,展现了早期国家的社会组织与祭祀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址的发现有 助于探索() A.旧石器时代的社会B.中华文明的起源C.国家统一的历程D.封建王朝的兴衰 13.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大 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 时() A.贫富分化的出现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14.2008年,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 的文化之旅。之所以选择以大禹陵为起点,是因为大禹() A.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 B.是治水英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C.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