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商务星球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本册综合 / 编号:23573283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质量评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耕地,土地,资源,稀土,完成,类型
预览图 0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均衡 B.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最大 C.可利用草地的比重最小 D.耕地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2.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有( ) ①水土流失地区加强植树造林 ②在沙漠和戈壁滩扩大耕地面积 ③农耕区要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④牧区要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如图为中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高。据图文材料,完成3~5题。 3.★国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农用土地面积 B.降低土地租金 C.加速城镇化的建设 D.确保耕地面积 4.★读图,图中耕地质量最高的地区是( ) A.东北区 B.黄淮海区 C.黄土高原区 D.长江中下游区 5.★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地处高原山地,冰川广布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D.人口稀疏,耕地需求小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供水的调水工程。截至2024年9月20日,“引汉济渭”工程2024年已向西安供水超过1亿立方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了秦岭 B.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增加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7.★汉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 ) A.发展农业可以大量施肥喷洒农药 B.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 C.城市垃圾、污水可以排放入河 D.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图为中国东部12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江苏比山东的水土匹配更好 B.海南和上海的水土配合最差 C.河北和辽宁的水土配合最佳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更好 9.★影响图中省区水土匹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高低、降水多少 B.土地类型、作物熟制 C.土地类型、土壤肥力 D.土地类型、降水多少 稀土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比重不足23%,但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矿产资源属于稀土的是( ) A.铁、铜 B.钨、锰 C.镧(La)、铈(Ce) D.铝、铅锌 11.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提高产量和出口优先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2025年1月23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平台“国能共享号”收获首批水产品,标志着“绿色能源+蓝色粮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示范项目利用的资源与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 ①生物资源———海水养殖 ②能源资源———风力发电 ③矿产资源———石油开采 ④化学资源———海水晒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福建省建设该项目的有利条件有( ) A.濒临东海,海域广阔 B.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C.地势平坦,容易建设 D.位于高纬度,利于鱼类养殖 “海洋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