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赵将军歌 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 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 赌得单于貂鼠袍。 诗一开头先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后两句构思巧妙,比喻新颖。诗中以“纵”来形容“博”,可以使人想象赵将军豪放的英雄气概,同时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边塞的军事生活与民族互动场景。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区域认知)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综合思维)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4.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地理实践力)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一、五十六个民族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0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民族构成:我国有[1] 56 个民族,其中,[2]汉 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 11%;其他民族约占8.89%,统称为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也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3]壮 族。 3.地位: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4]平等 的地位。 56 汉 壮 平等 二、中国的民族分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0~21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民族分布特点:“[5]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居住”。 2.集中分布地区 (1)汉族:[6]东部 和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西南、[7]西 北和东北部地区。 3.交错居住的意义: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8]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东部 西北 合作 三、“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1~22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民族文化:各民族在分布上[9]交错杂 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孕育出独特的“[10]和而不同 ”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交错杂居 和而不同 2.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傣族的[11]泼水节、蒙古族的[12]那达慕大会、侗族的[13]风雨桥等。 3.特色文化: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都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例如,湖南“汨罗江[14]国际龙舟节”、江苏[15]周庄水乡民俗表演。 泼水节 那达慕大会 风雨桥 国际龙舟节 周庄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构建空间地图] (1)用字母A、B、C、D、E分别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字母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 填图略。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1]西南、[2]西北和[3]东北地区。 (3)泼水节是我国[4]傣 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5]云或 滇。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6]壮族。 (5)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7]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西南 西北 东北 傣 云或滇 壮族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点拨重点难点] 1.我国典型的民族文化 (1)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民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傣族 回族 藏族 壮族 朝鲜族 苗族 重大节日或 传统活动 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等 古尔邦节、手鼓舞 泼水节、孔雀舞 开斋节 雪顿节、锅庄舞 “三月三”歌节 跳板、长鼓舞 芦笙节 (2)民族与建筑:傣族———吊脚楼;壮族———干栏式木楼;蒙古族———蒙古包。 2.抓规律,理解记忆中国的民族分布 (1)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藏族5个民族分别集中分布于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5个民族自治区。例如,蒙古族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