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五单元 / 19 紫藤萝瀑布 / 编号:23638637

19.《紫藤罗瀑布》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作者,藤萝,明确,ng,学习,文章
预览图 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19 紫藤萝瀑布宗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2)揣摩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 2.难点: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偏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还有人赞美勇敢的蜡梅,然而女作家宗璞关注更多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平凡而柔弱的花。因为它们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代表着作者对于人生的追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紫藤萝瀑布》,共同探究作者借紫藤萝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1)宗璞(1928— ),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小说《弦上的梦》《三生石》曾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北归记》荣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另外,她还创作了大量的游记、散文。其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后于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偶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衰而又盛,转悲为喜,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增加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璞(pú)    笼罩(lǒng)   遗憾(hàn) 迸溅(bèng) 伶仃(língdīng) 伫立(zhù) 酒酿(niàng) 沉淀(diàn) 凝望(níng) 枯槐(huái) 遗憾(hàn)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忍俊不禁(jīn)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蜂围蝶阵:指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比喻花开得非常茂盛,以至于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句子的重读;(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2.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 据此划分文章段落,并指出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6段):赏花(花瀑、花穗、花朵)。 第二部分(第7~9段):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第三部分(第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步骤二:合作探究,质疑交流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2.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明确:(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心灵被震撼,造成悬念。(2)“流着流着,它带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释怀。(3)“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感悟,重获轻松和活力。 3.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明确:“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4.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5.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明确: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