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1.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的了解,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感悟中华文化的影响,认同中华文化,培养政治认同。 2.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原则,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培养科学精神。 (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2)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而非唯一原因。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中华人文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2)影响: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当代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误判断 1.中华文化是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 【提示】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