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 认识经济全球化 / 编号:23909573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共27张PPT+嵌入1个视频)2025届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日期:2025-09-19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全球化,生产,商品,经济,贸易,优势
预览图 9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课件网) 第六课 走近经济全球化 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选必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框架: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我们身边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 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 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 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p59相关链接 生产 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 ① 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 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 作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3、主要表现 科技发展 国际分工、协作深化 各国协作生产 发挥各国比较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力、原材料成本 减轻税负(优惠政策) 如果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相比之下劣势较小的产品在生产上具有优势,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P60相关链接:比较优势理论 思考: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比较优势 是生产粮食 比较优势 是生产肉 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赚取外汇),从乙国进口肉(代替自己生产); 乙国:向甲国出口肉(赚取外汇),从甲国进口粮食(代替自己生产)。 意义: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商品交换 技术交换 劳务交换 贸易 全球化 服务交换 (2)贸易全球化: 突破点:强调在交换领域全球销售,即产品销售的全球化(卖往各国)例:进出口、买全球、跨境电商海外淘宝、出国旅游等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迅速发展。 ③贸易对象: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④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1、主要表现 含义 贸易一旦跨越关境,就成为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贸易 形式 出口贸易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 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输如果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p相关链接:国际贸易形式 本国→外国 外国→本国 由第三国买卖 经过第三国 拓展: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出口>进口: 贸易逆差:出口<进口 金融 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强调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国兼并(并购、收购) 跨国投资(办厂) 资本流动 借贷、证券买卖 小结: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1、含义: 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 3、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