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三册 /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 3 电场 电场强度 / 编号:23888716

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9章第3节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5-09-17 科目:高中物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电场,电荷,强度,定义,点电荷,物质
预览图 5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 电场 电场强度 ( https: / / www.21cnjy.com / 6 / 163107 / )教学设计 课题 电场 电场强度(第1课时) 单元 9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9章第3节的内容, 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本节主要由“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 度的叠加”“电场线”“匀强电场”几部分内容组成。本节我们共分为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们主要讲 “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 度的叠加”这部分内容。教书定义电场强度的设计思路是:在一个电荷附近的任何一点,检验电荷会受到静电力的作用,静电力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与该检验电荷的电荷量无关,说明比值反映了空间的某种性质,于是就定义了电场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场强度概念引入的同时也定义了电场。教学中可以提出电场的物质性,但不必过分强调,原因是学生对电场的存在还缺乏感性认识,他们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能逐步认识。这里只要求学生通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来检验其存在,了解电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知道电场具有确定的性质,它对位于电场中的电荷施加作用力。其他方面不要求做进一步的拓展。另外,对电场强度的理解需要明确的还有:它不依赖于电场中是否有检验电荷,也不依赖于检验电荷的性质。学生应该知道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理解其矢量性和叠加性,并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场的概念,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定义,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以及场强方向的规定。2、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及电场的叠加。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在电场强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比较的是相同电荷量的试探电荷受静电力的大小,采用的是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比值定义包含“比较”的思想这一物理观念。科学思维: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初步认识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培养学生对物质的认识观。发展对物理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 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难点 电场强度的叠加、点电荷的电场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回忆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个规律叫作库仑定律。思考讨论: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又没有直接接触,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库仑定律将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 回忆库仑定律的内容,并思考讨论 为本节的学习埋下伏笔,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电场出示图片:法拉第19 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1.电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这种物质叫作电场。注意:电场以及磁场已被证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场像分子、原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因而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不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