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中考学情评估(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为了推进美丽安徽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推动河流湖泊治理 C.随意焚烧生活垃圾 D.研究污水处理技术 2.“健康生活”是人们普遍的追求,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健康的是( ) A.禁止使用霉变原料制作菜肴 B.适量饮用白开水补充人体水分 C.大量摄入保健药品维持健康 D.青少年多吃鱼肉补充所需营养 3.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国家速滑馆的“天幕”用国产高钒封闭索编织而成。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钒原子的中子数为23 B.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C.V可以表示一个钒原子 D.钒原子的质量为50.94 g 4.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两个实验,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试管 B.酒精灯 C.玻璃棒 D.漏斗 5.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晾晒湿衣服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 B 擦干洗净后的铁锅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用活性炭等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给劳动基地的蔬菜施用尿素 尿素是一种化肥 6.大量排放的CO2造成了碳循环的失衡,引起大气温室效应加剧,修复大气中CO2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升高 B.将CO2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O2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C.CO2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D.江河湖海的水体吸收CO2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不能除铁锈 B.醋酸不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醋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醋酸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 8.新方法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B.“粟米曲作酢”属于物理变化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1 9.压电式打火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按下按钮,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同时压电陶瓷工作产生高温,丁烷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火机工作时涉及多种能量的转化 B.打火机外壳所用的塑料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C.压电陶瓷工作使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D.生活中应避免打火机受到外力撞击 10.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氧气含量 B.探究质量守恒 C.探究分子运动 D.比较金属活动性 11.某兴趣小组设计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可增强导电性 B.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C.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反应的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变 12.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溶液pH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硫酸钠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OH与H2SO4反应的本质是Na+与SO42-反应生成Na2SO4 B.0~120 s时间段内曲线X变化的原因是反应放热 C.180 s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H+ D.当NaOH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为23.5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3.凹版印刷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