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人教版(2024) / 九年级上册(2024)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3918855

32 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反应,质量,一氧化碳
预览图 3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成果展示 碳和碳的氧化物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i:28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于2023年6月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下列做法与该博览会主题不一致的是( B ) A.研发清洁能源  B.推广火力发电 C.提倡绿色出行  D.发展新能源汽车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与O2,气体X是( C ) A.N2 B.Ar C.CO2 D.SO2 3.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B ) A.气体的验证方式 B.气体的用途 C.实验装置及反应原理 D.反应条件和试剂的状态 4.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CO2灭火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6.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B )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将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7.“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它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表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下列对这一结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C ) 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B.一氧化碳可以被点燃,二氧化碳不能被点燃 C.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1个氧原子 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9.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1所示)。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cd段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10.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M点时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时固体为黑色 C.该反应消耗的碳的总质量为(a-b) g D.0~t2 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解析: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总质量会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时不再发生改变,经分析可知N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则M点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碳、氧化铜、铜三种,故A项错误;N点时对应的固体为铜,为红色,故B项错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 g,其中包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故C项错误。 二、填空题() 11.(10分)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某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调查碳循环 (1)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② 增加二氧化碳消耗 。 (2)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 【活动二】 计算碳转化 (3)我国科学家在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醇(C2H5OH)的研究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R C2H5O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