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 节假纪念日 / 其他节日主题 / 编号:23961034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国庆长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五) 课件 (共26张PPT)

日期:2025-09-25 科目:初中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国庆,国庆节,国家,峥嵘岁月,过往,里话
预览图 9
初中班会 初中班会
(课件网) —2025—2026学年上学期迎国庆主题班会 同心迎国庆,安全伴我行 前 言 同学们,金秋送爽,我们即将迎来祖国 76 周年华诞。回首往昔,祖国历经风雨,一路披荆斩棘,才有如今的繁荣昌盛。今天这次班会,我们既要一同为国庆欢歌,也要敲响假期安全警钟。愿大家在感受祖国强大的同时,筑牢安全防线,度过一个欢乐且平安的假期。 目 录 CONTENTS 壹 国庆节里话国庆 贰 忆过往峥嵘岁月 叁 看今朝盛世华章 肆 假期安全要牢记 国庆节里话国庆 第 一 部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国庆节里话国庆 1.国庆节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国庆节由此诞生。 国庆节里话国庆 1.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节里话国庆 2.国庆节的意义 1.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基本特征。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 二 部分 忆过往峥嵘岁月 忆过往峥嵘岁月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百年屈辱史。随后,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一五” 计划期间,156 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为国家工业化筑牢根基。1956 年,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为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1.开国奠基(1949 - 1956) 忆过往峥嵘岁月 这一时期虽历经艰难曲折,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国防实力大幅提升;1970 年,“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升空,奏响中国航天序曲;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彰显基建实力;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些成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工业和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艰苦探索(1956 - 1978) 忆过往峥嵘岁月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改革开放大幕。安徽小岗村 “包产到户”,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成为对外开放窗口。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坚定改革决心,明确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愈发清晰,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 3.改革启航(1978 - 1992) 忆过往峥嵘岁月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青藏铁路建成,天堑变通途;三峡工程竣工,发挥防洪、发电等巨大效益。我国 GDP 持续快速增长,跃居世界第二。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生活从 “温饱” 迈向 “总体小康”,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4.加速腾飞(1992 - 2012) 忆过往峥嵘岁月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 1 亿人口脱贫,书写人类减贫奇迹。“嫦娥” 奔月、“蛟龙” 入海、“祝融” 探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