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要求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课程内容要求 2.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描述信息社会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2 通过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计算机、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描述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2.3 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2.4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课程内容要求 2.5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 2.6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与传播信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2.7 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熟悉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2.8 通过搭建小型信息系统的综合活动,体验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二部分 考点聚焦 主题四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1.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有硬件风险、软件风险、数据风险和网络风险等。 (1)硬件风险: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偶发性事件造成的信息系统设备故障或损坏,以及硬件被盗、自然老化等带来的风险。 (2)软件风险:包括软件本身隐藏着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漏洞,易被黑客攻击;软件被病毒破坏,导致信息系统崩溃;用户误操作或非正常操作(如未授权使用),以及使用他人账户进行不正当操作等带来的风险。 主题四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1.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 (3)数据风险:包括因信息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被人为误删改、被非法用户窃取等带来的风险。 (4)网络风险:①未授权访问,即没有预先经过同意而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②网络攻击,包括恶意软件、僵尸网络、拒绝服务攻击、后门和欺骗等。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2.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3.养成良好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 (1)不偷盗、借用、损坏信息系统设备; (2)不随意更改、删除数据; (3)不使用未经安全软件查杀病毒的硬盘; (4)不随意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进行在线购物、转账; (5)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网站; (6)不随意下载文件; (7)系统定期杀毒和升级; (8)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二、信息社会责任 1.信息安全问题 社交网络平台的广泛使用,通常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可能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安全: (1)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记录用户登录后的所有活动,定位网页浏览者的个人信息,并有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推送给第三方。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2)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能存在潜在危险。例如,当用户进行“点赞”操作时,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会自动把用户的个人喜好信息传向与其合作的企业,企业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喜好,给用户发送广告。 (3)移动终端中使用社交网络平台更易泄露隐私。例如,用户随意分享个人信息,使用公共场所免费的Wi-Fi容易导致信息被盗,移动终端更易被定位等。 (4)社交网络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发布在该网络平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