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 / 华东师大版(2024) / 八年级全一册(2024) / 第五课 突发事件自我保护与逃生 / 编号:23996260

【华东师大版】第5课《突发事件自我保护与逃生》教案《体育与健康》8年级全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体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逃生,突发事件,火灾,踩踏,教学,学生
预览图 4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五课 《突发事件自我保护与逃生》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八年级(全) 课题 第五课 《突发事件自我保护与逃生》 课时 1 课标要求 掌握踩踏、地震、火灾、洪水、海啸等常见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及危害,了解不同突发事件的基本应对原理。熟练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与逃生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在真实危机中能快速、正确采取行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五课,围绕“突发事件自我保护与逃生”展开,教材通常涵盖突发事件类型(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逃生原理、案例分析、实操指南等模块,注重 “理论 + 实践” 双重维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涵盖认识常见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踩踏、海啸等)、应对常见突发事件等核心模块。教材通过真实案例(如校园火灾疏散案例)引发学生重视,借助图文结合的实操步骤降低学习难度,紧密贴合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实际,借助视频、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融合,既契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为后续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筑牢根基,是助力学生提升健康素养、养成科学运动与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内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直观、具象的内容接受度高,但对抽象的逃生原理如 “低姿逃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的科学依据理解难度较大,可深入探讨应急决策,但易存在 “侥幸心理”,对课程重视度不足。虽然多数学生通过校园演练、家庭科普接触过基础逃生知识,但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梳理,且实操能力薄弱;同时,需要针对日常高频场景如校园楼梯间踩踏、教室火灾的逃生技巧进行重点学习,满足实际安全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 了解不同突发事件的预警信号,能快速响应、准确判断,为逃生争取时间。2. 针对地震、火灾、踩踏等常见突发事件,能规范完成避险、疏散、自救等动作,如火灾中正确选择逃生通道(不乘坐电梯)、踩踏事件中保护胸腔避免窒息。3. 能正确使用简易应急工具,如灭火器(掌握 “提、拔、握、压” 步骤)、急救包(进行简单止血、包扎),在紧急情况下能初步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突发事件包含哪些。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地震、火灾、踩踏等)的核心逃生流程与自我保护动作,如地震时的 “伏地、遮挡、手抓牢”,火灾中的低姿逃生与湿毛巾捂鼻方法。 教学难点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深度结合,部分学生虽能记住逃生步骤,但在模拟演练中易出现动作不规范、反应迟缓等问题,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兼顾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身体条件和逃生中的特色需求,需针对性调整教学方式,确保全员掌握基础逃生技能。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学情整合教材内容,补充新型突发事件案例;制作可视化教学工具,如逃生路线示意图、应急工具使用视频、情景模拟 PPT;准备实操道具,如模拟灭火器、急救包、安全头盔等,确保工具安全、可用。2.学生:通过教材、教师推送的科普视频,初步了解本节课涉及的突发事件类型与基础逃生概念,记录疑问,便于课堂针对性学习。根据课程要求,携带笔记本、笔;若涉及实操演练,按教师指导准备物品,如小毛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跨年晚会酿成的悲剧 阅读教材p29页的故事,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人员密集的广场活动需评估风险再参与若发现广场人员过度密集,需理性判断活动安保措施是否完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若风险超出自身应对能力,应主动放弃参与,这是规避危险、保障自身安全的首要原则。冷静自救与科学应对是降低伤害的关键若前方发生踩踏,首先要避免慌乱奔跑,防止被人群裹挟摔倒;若已失去平衡,应迅速双手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