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中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4025308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四)(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4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楠木制舟 B. 粮食酿酒 C. 粉碎矿石 D. 棉线织布 2.主持测定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 B. 闵恩泽 C. 张青莲 D. 徐寿 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氨气 B. 汞 C. 金刚石 D. 硫酸铜 4.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实验室制取氢气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取用锌粒 C. 稀释浓硫酸 D. 收集气体 5.某便携式户外净水器能够除去河水、溪水中的部分钙、镁离子和铅离子、汞离子等有害金属离子。如图是该便携式户外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出水口和入水口位置互换后,净水效果更好 B. 该装置利用活性炭进行杀菌消毒 C. 净化后,水中铅离子、汞离子含量升高 D. 高精度陶瓷滤芯可除去大部分不溶性杂质 6.《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 “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C. “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 “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7.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B. 铷元素的符号为Rd C. 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D.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羊毛和涤纶———分别灼烧,闻气味 B.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水 C. 氮气和氧———燃着的木条 D.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9.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处物质为白磷 B. a、b两处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 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 D. 通入氧气后c处白磷能燃烧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B. 分类观: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 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 转化观: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11.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含三种氧化物 C.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12.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存在三种溶质 B. 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单质Cu C.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单质Ag D. 滤液中可能存在Ag+ 13.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B. 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C.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 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4.现有金属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向烧杯中加入76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粉末中金属铜的质量为1g B. 原固体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g C.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D. 所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