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3.1 电荷与电流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静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实质:电子的转移) 3.常见的摩擦起电的现象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 (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 4.静电放电现象:大量电荷积累,电荷转移的过程,多数会伴随发光,发声等现象 注: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产生电荷,而是电子/电荷发生了转移。 5.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 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点拨】吸引有两种情况:①带电体吸引原来不带电的轻小物体;②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排斥只有两个物体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有电荷(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只能检验是否带电) 知识点三、电流 1. 能提供电能/电压的装置叫做电源。 2.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3. 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4. 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内部负→正 5. 有一种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方向流动。 6.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7. 单位换算:1 安(A)=103 毫安(mA) 1 毫安(mA)=103 微安(μA) 不同的用电器工作电流是不同的,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流也不相同。 8. 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用 电 器 工作电流值(安) 12英寸笔记本电脑 0.4 100瓦灯泡 0.45 40英寸高清液晶电视机 0.68 700瓦电饭煲 3.2 1.5匹空调 5.0 微波炉(工作状态) 5~6 知识点四、电路与电路图 1. 电路状态: 状态 定义 电路图示 特点 通路(正常) 处处连通的闭合回路 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开路(断路) 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 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起火灾 2. 电路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3. 实物图→电路图的转换: 4. 画电路图需注意的问题: (1) 要画得横平竖直; (2) 用规定的符号; (3) 元件分布要均匀; (4)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 连接处注意打“点”。 5. 串联电路 ① 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② 电流路径:只有1条,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③ 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④ 用电器工作: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且一个元件破损或断开,整个电路开路。 6. 并联电路 ① 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相连。 ② 电流路径:至少2条。 ③ 开关作用:如果开关在干路: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如果开关在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④ 用电器工作: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一个破损不影响其他元件。 注: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做干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条电路叫做支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