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课时作业 遗传信息的复制 一、单选题 1.梅塞尔森发现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被称为“生物学中最漂亮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该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B.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为实验结果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C.密度梯度离心为DNA分子在试管分层提供了有效方法 D.假说—演绎法为该实验的研究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2.细胞内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而另1条链也按5′→3′方向合成新链片段一冈崎片段(如图所示)。已知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人体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如图)和体外进行PCR过程(如图)分别如下,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引物酶、DNA聚合酶、连接酶都会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上述两个过程中的DNA聚合酶都只能从子链的5′端→3′端延伸 C.细胞内DNA复制时只有一条子链可以连续复制,而PCR时所有子链都是连续复制 D.细胞内DNA复制所需引物是细胞自行合成的,PCR过程需要加入引物,子链合成后引物都会被切掉 3.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被15N标记,该分子中有400个胞嘧啶,让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4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1/32 B.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200个 C.复制3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A:T:C:G=3:2:3:2 D.复制5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2个含有15N、30个含有14N 4.冈崎等人发现DNA的一条链是“半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以若干小段的RNA为引物,先在DNA模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通过酶去除RNA引物后再用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替换,最后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与母链等长的新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 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均由3'→5'的方向延伸 C.有丝分裂后期,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开后被拉向细胞的两极 D.冈崎片段上的引物被切除和替换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成长链 5.将人的1个造血干细胞放入含15N培养基增殖一代后,转入含14N继续增殖一代,共得到4个子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通过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B.通过观察细胞放射性强弱可判断DNA在分裂中的变化规律 C.造血干细胞增殖一代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均含15N D.造血干细胞增殖两代后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的DNA均含15N 6.为验证对DNA复制方式的三种猜想(如图甲),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某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h后提取子代细菌的DNA。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结果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30 min B.根据图乙中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利用解旋酶破坏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种条带 7.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复制时,在引物的引导下,以dNTP(dATP、dGTP、dCTP和dTTP)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生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子代分子,核DNA复制时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不同 B.该DNA复制时先解旋后复制,且可能存在多起点复制 C.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化学反应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